早期的亚裔移民,曾靠三把刀在海外谋生──菜刀、理发刀、裁缝刀。从最早的家庭作坊,到后来加工成衣的车衣厂,亚裔在服装这一行,多半是靠劳力赚辛苦钱。而新一代的亚裔设计师,正以各种方式,大步走入世界时装行业的顶端。
早期的亚裔移民,曾靠三把刀在海外谋生──菜刀、理发刀、裁缝刀。从最早的家庭作坊,到后来加工成衣的车衣厂,亚裔在服装这一行,多半是靠劳力赚辛苦钱。而新一代的亚裔设计师,正以各种方式,大步走入世界时装行业的顶端。
名为Fashion Night at The Wing的服装天桥秀于上星期六晚在陆荣昌博物馆(Wing Luke Museum)的伸展台上,由八位本地美籍亚裔时装设计单位,包括Bd Homme by Banchong Douangphrachanh, Chrissy Wai-Ching, Devonation by Devon Yan-Berrong, Gei Chan, Gary Tang, Lady Konnyaku by Malia Peoples, Luly Yang Couture和Maiden Noir,以及服装店Momo所预备的服饰,向逾百名观众展示其独特的吸引力。
亚裔设计师常以东方人细致的设计和风格受到人们青睐。而当晚的设计师亦特别注重把传统服装中所蕴含的文化作为设计源泉,从日本服饰、中国旗袍等等取得创意灵感,挑出特有的线条和颜色以及材料,同时结合西方设计原理,设计风格独特的服装。
从80年代起,日本三大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开始西方时尚界带领风潮。其后多名美籍亚裔设计师踏进主流时装界,例如华裔女性设计师王薇薇(Vera Wang)以及萧志美(Anna Sui)。最近更有新生代台裔美人吴季刚(Jason Wu)和王大仁(Alexander Wang)在时装界的崛起。
本次天桥秀使我们再度留意亚裔时装设计师作品风格的多样性。陆荣昌博物馆现正展出Fashion: Workroom to Runway(时装:由工作室至天桥)展览,不但能近距离看到多名亚裔服装大师的缝制品,更可了解他们成名背后的辛酸故事。
请登上西城时报Facebook,浏览更多精采照片。
(杨国珩摄影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