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上流传一句经典的话:「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感受不到。」此话道出职场上不少员工的心声。彼得.杜拉克曾说;「沟通最重要的地方是去倾听没有说出口的部分。」良好的沟通的第一步即是倾听,主管应将「倾听」视为一个探索的过程,真诚地尊重,全然地参与。
网路上流传一句经典的话:「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感受不到。」此话道出职场上不少员工的心声。彼得.杜拉克曾说;「沟通最重要的地方是去倾听没有说出口的部分。」良好的沟通的第一步即是倾听,主管应将「倾听」视为一个探索的过程,真诚地尊重,全然地参与。
倾听语言与非语言
很多人一想到「倾听」二字,就认为是指专心听说话者所要表达的语言。我们做过一项分析指出,当我们真正想听懂一个人所传达的意思时,语言只占7%,说话者的声调/音速,占了38%;脸部表情、肢体行为等非语言占55%。所以,倾听者面对说话者时,必须同时借由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来推敲出人、事、时、地、物。尤其是应用在谈判时,事前都必须经过沙盘推演,分析优势与劣势,上场时方能出奇制胜。
管理学上经常灌输主管,一位好的领导者同时也必须是位好的倾听者的观念。已故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我从倾听当中学习」;「沟通最重要的地方是去倾听没有说出口的部分。」
但在组织里,团队间龃龉不断、沟通不良的原因,多数来自主管或因公务繁忙,或因个性急躁,也可能是因为「偏见」,而无法耐心听完部属的报告,更遑论掌握部属所说的话背后究竟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而给予引导与关怀。
傲慢与偏见听而不闻
英国《Cipd》杂志曾针对人资主管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51%HR主管对体重过重的女性有偏见;37%的HR主管对男性有偏见;7%的HR主管对残障人士有偏见。
事实上,我们常会由于「偏见」而因人废言,对某些对象所说的话拒绝倾听、拒绝沟通。有个例子是这样的:小郭刚进社会时,曾在国际法律事务所担任秘书。主持事务所的律师因为业务非常繁忙,所以性子非常急,说话又带有上海腔口音。接连几次每当这位律师吩咐一连串的交办事项时,小郭都因太害怕而不管真懂或不懂,就连连点头称是,赶紧离开他的办公室,却因此时常做错事,反而花更多时间处理善后。后来,有一次律师又开始吩咐一连串的工作时,小郭于是鼓起勇气,先重复他的指令,并确认他所交代的工作事项有无遗漏,自此也较少因做错事而遭到老板的责难。
倾听很重要的关键是消除偏见、尊重对方。唯有如此,才能释出善意,进而改变沟通的模式。
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曾制播一部关于刺猬求偶的过程。雄刺猬必须一连好几个小时围着雌刺猬转圈子。因为每只刺猬身上大约有5 千根刺,雄刺猬必须与雌刺猬采取合作的态度,否则交配不可能进行。雄刺猬的肚皮很薄,雌刺猬只要稍微施展它的刺,雄刺猬准被刺的全身伤痕累累。这下该怎么办呢?雌刺猬先收起浑身的刺,让雄刺猬靠近。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雌刺猬的动作不够快,雄刺猬靠近时还是挨了好多针。动物是如此,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方愿意先伸出友谊的双手,受到傲慢与偏见的影响,沟通不良的情况就会持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