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来临,穿过鬼气森森的万圣之夜,西雅图也迎来了冷冰冰湿漉漉的阴雨季。娇滴滴的邓紫棋掐著并不标准的台词宣告欧巴与世人,下雨天,就是要吃巧克力——被广告策略捆绑的芸芸众生便义无反顾趋之若鹜。今次,就让我们在西雅图的下雨天吃巧克力去。
Fran’s Chocolates
这家「高端」巧克力店由Fran Bigelow女士创立,Bigelow女士人如其名,开出一家自带艺术家「逼格」的巧克力店,而她本身却是个热爱庆祝、平易近人的邻家阿婆。1970年,Bigelow无意间走进一家巴黎街头的巧克力沙龙,那里的香味仿佛魔魅,深深吸引了这个来自快餐之国的年轻女孩。她想起本国那些甜味素盖过可可香的巧克力,以一个美国人的天性下定决心,要通过行动改变现实。
在西北地区十分出名的Fran’s Chocolate目前由Bigelow和他的女儿、儿子一同经营,在西雅图市中心和大学区(University District)皆有分店。店内最著名的海盐焦糖巧克力(Salt Caramel)始于1999年,是远近驰名的招牌产品。YELP精英如此评论这款巧克力,「我只是去那儿给我来西雅图玩的朋友买一些巧克力做纪念品,然后我尝了尝海盐焦糖的样品……没有然后了。我死了。你现在看见的是一个在说话的鬼」。
除了「好吃到致命」的焦糖系列,Fran’s还提供各种口味的巧克力砖。这家将巧克力视作艺术品的老店秉承艺术家的完美主义精神,制作出一个又一个「逼死强迫症」的神秘小方块,很适合作为礼品送亲访友。
Hot Cakes – Molten Chocolate Cakery
这家极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式巧克力店其实并不卖巧克力,而是一家巧克力熔岩蛋糕店,同时售卖各种巧克力副产品,如巧克力酱,巧克力豆,威士忌焦糖等等,但就是不卖巧克力。
和沉浸在巴黎可可香中的Fran’s相比,Hot Cakes是一家典型的美式甜点店。从产品到运营,Hot Cakes都极富美式创意。独具特色的「OH WOW」纹章,颇有邪教色彩的「Get your Hot Cakes」口号,以及各式异想天开的甜点名称与装盘,都成就了这家「创意与经典并存」的名店。除了店中基本上每桌一道的Molten lava cake,柠檬甜饼(Lemon Sugar Cookie)和棉花糖砖(S’Mores Bar)也都颇受欢迎。店内的嘈杂人声就是最好的美式音乐,而与lava cake配套的香草冰激凌或可为店内四季如夏的温度降降温。
Intrigue Chocolate Co.
如果将Fran’s拟作「高端青年」,Hot Cakes看作「二逼青年」,那西雅图巧克力店中的文艺青年当属Intrigue了。这家自我定位为「小且精」的巧克力店以手工制作的新鲜松露巧克力闻名,店中同时售卖帆布包、节日卡、T恤衫等小清新必备道具。同为木质装潢的店面,Intrigue和Hot cakes的气质截然不同。Hot cakes的木头给人的感觉是月黑风高夜里一群年轻人围着篝火唱Sugar Yes Please, 而Intrigue的木头则让人想到树林深处小木屋里迎著针叶丛漏下来的阳光开始磨楔子的小木匠。正如大胡子店主Aaron宣称的那样,「我们是手艺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家本不起眼的手工巧克力店的品牌包装非常出色。他们雇佣的设计师Jason Grube同时是手工啤酒品牌Craft Brew以及家装品牌Swans Island的包装者。Intrigue的巧克力入得了口,拿得出手,一个人去店里打发时间也是不错的选择。
Theo Chocolate
作为西雅图深度游的必备项目,Theo Chocolate最著名的当属其推出的Chocolate Factory Tour。作为全美第一家巧克力工厂,Theo卖的不是口味,不是外观,而是一份历史沉淀下的工业气质。这种气质甚至已经成为西雅图的标记之一,被写进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里。
除了物超所值的Chocolate Tour,Theo五花八门的巧克力品种也饱受好评。秉承「互惠交易」(Fair Trade)的企业理念,Theo为顾客提供大量的巧克力试吃样品。茉莉花、智利辣椒、各色水果坚果……新奇和传统的口味不一而足。店内还有各种可可豆和去脂碎仁供顾客观赏体验。
Chocopolis
这家Chocopolis和比利时那家门口树了个巧克力象的Chocopolis并没有任何关系,然而依旧是西雅图当地最有名的巧克力店之一。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巧克力知识的问题,店里的巧克力职人们愿意为你提供解答。店内的热可可是其招牌产品,同时提供各种类型的巧克力饮品。小雨微凉的天气,抱着纸书或电脑喝着热可可在小店里偷得浮生半日闲,然后买一盒松露或bonbon回家睡觉,就是完美的一天。
Chocopolis的乌龟壳巧克力和洋葱头巧克力造型都非常可爱,一些焦糖巧克力更是做出了果冻的效果,「颜控」们或可一试。
自从十多年前那个帅得像汤姆·汉克斯一样的傻大个说出「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的经典台词之后,巧克力对我们来说就不再只是一块卡路里超标的可可脂合成品,而是一种情绪,一种文化,一种撚在指尖苦在舌尖甜在心尖的生命回甘。这个周末,不妨放下雨伞去享受这个城市的阴晴,打开街角那扇或华丽或隐蔽的门,一起吃巧克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