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二晚,200多名「Black Lives Matter」活动的支持学生认为大学在处理校园种族摩擦问题上不够迅速到位,因此占领了原定举行种族和平等对话会议的会场,要求校方改变对策。
引发冲突的议题是关于「微攻击」(micro aggressions)的一场对话,「微攻击」指的是生活中微小的、不易察觉的种族歧视表现。对话很快变成了关于校园种族矛盾的言辞激切的长篇大论,人群不断爆发出阵阵喧闹的喝彩声,和响亮的「Black Lives Matter」的口号声。
组织者预料到有社会运动人士出现,这些人在脸书(Facebook)上公开发布了占领会议主导权的意图,而且受到学生和一些老师的热情支持。周二晚,他们在华大知识屋(Intellectual House)汇合,这处美国土著居民长屋是原定的会场。
华大「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中出现的最强大、最健谈的领导者之一,学生帕卡·西贝尔(Palca Shibale)称,华大需要做得更多,而不是空谈种族多样性。而现在学校的行动过于迟缓谨慎,每次举行一场文化素质的讨论都要5个小时,「大家讲故事、喝咖啡,然后拿着证书出门」。西贝尔说,「有些事需要发生,并立刻发生。我们在这里发起一场革命。」现场对她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学生们提出7项诉求,包括使有色人种学生享有更好的就业率,在2017年冬天前提高25%的有色人种教授人数,组建新的校园警力队伍、改善华大警察执法行为等。他们还要求大学认识到他们位于杜瓦米许(Duwamish)人的土地上,却没有认识到土著居民的祖先地位。
他们要求将史蒂文斯路(Stevens Way)和惠特曼中庭(Whitman Court)改名,因为这些名字来源于造成了「土著人大屠杀」的人。学生们认为,前州长伊萨卡·史蒂文斯(Isaac Stevens)主持签署了清除当地土著居民的条约,而马克思·惠特曼(Marcus Whitman),的基督教传教工作导致了当地土著居民被屠杀。
一些校方管理者也出席了这场会议,包括副校长、本科生学术事务主任、种族和平等条例主管爱德·泰勒(Ed Taylor)。泰勒自身也是黑人,他说,「从很多角度来看,他们是对的。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讲出了真相」。泰勒说管理者应该好好听听周二的会议,并共同思考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事。
校长安娜·玛丽·考赛(Ana Mari Cauce)没有出息会议,学生们批评了她的缺席,并指责她对种族平等条例的执行太过迟缓。这项条例是考赛去年推出的。种族和平等问题诞生于「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一年多前,考赛以此为跳板推出了条例。但西贝尔称,大部分学生需求都没有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