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出品,必属精品。」这是很多暴雪娱乐(Blizzard Entertainment)的忠实粉丝一直以来所信奉的一句话。
从被誉为「即时战略游戏中的传奇」的「魔兽争霸:人类与兽人」,到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orld Cyber Games)中最具观赏性且操作难度最高的比赛项目「星际争霸」系列;从让无数人通宵鏖战爆肝刷刷刷的「暗黑破坏神」系列,再到拥有着五千万活跃用户的「炉石传说」;从变革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MOBA, 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模式,标新立异的「风暴英雄」,再到近日刚推出不到一个月销量就破千万的「守望先锋」,暴雪娱乐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也给玩家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但要说起暴雪公司最广为人知的作品,「魔兽世界」独占鳌头。「魔兽世界」拥有着庞大的世界观与剧情线,交错纵横的人物关系与时间线,以及数以万计的游戏任务和鲜活的游戏人物。暴雪娱乐秉持着「十年磨一剑」的观念,在首款「魔兽争霸」发布十年后退出了「魔兽世界」,又在「魔兽世界」推出十年后将电影「魔兽」搬上了荧幕。作为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能做到拥有超过十年的寿命并且能不断吸引新玩家的加入,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魔兽世界」做到了,每一个新资料片的推出都意味着老玩家回归的狂潮,而热度的持续升温也带动了新玩家的加入。
「魔兽世界」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持续更替的、动态的世界,曾经的首领也许会在将来加入玩家的阵营,而玩家喜爱的英雄人物也会迎来其陨落的一天;旧的地图可能会在某个资料片后变得分崩离析甚至不复存在,而新的资料片也可能会带领玩家回到另一个位面的世界。将深受广大玩家喜爱的游戏故事搬上荧幕确实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中,暴雪公司曾数次放出要将「魔兽」搬上荧幕的消息,但时至今日「魔兽」才与人们相见,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的世界太庞大了。
准确的说,「魔兽」系列的剧情被分成了四条线:1.官方的历史文典。2.从第一款「魔兽争霸」到最新的「魔兽世界」资料片的游戏剧情线。3.「魔兽」小说剧情线。4.「魔兽」电影剧情线。面对如此宏伟壮阔史诗般的剧本,相信换成任何一位导演都会感到无比棘手:一方面要照顾没有接触过「魔兽」的观众,要让观众在120分钟内看懂这个庞大的世界;另一方面,面对全球如此庞大的粉丝群,为顾及玩家的情绪,电影的改动又能偏离太多。导演邓肯·琼斯(Duncan Jones)非常聪明,以点入面,选取了第一次人类与兽人战争作为剧情,将主要矛盾放在两个文化与信仰大有径庭的种族上,同时引入了在玩家群中人气颇高的守护者麦迪文,大法师卡德加,暴风城国王莱恩,洛丹伦联盟最高统帅洛萨,影月氏族的古尔丹,霜狼氏族酋长杜隆坦,黑石氏族的奥格瑞姆·毁灭之锤,以及双面间谍迦罗娜等带动剧情的发展。电影剧情的改编大多数符合正史,除了洛萨与迦罗娜的暧昧以及麦迪文与迦罗娜的父女关系。此外,电影中也有不少能让粉丝会心一笑的小彩蛋:菜鸟玩家的杀手小鱼人,霍格的通缉令,法师的变羊术以及莱恩国王的千金马。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魔兽」在IMDB上得到了7.7分的好成绩,但在Rotten Tomatoes上只得到了27%的好评率。另一方面,电影的票房在各地也大有不同,截止6月14日,上映一周的「魔兽」在国内的总票房已经接近11亿,而这个数字是北美同期票房的六倍。探究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数量庞大的游戏粉丝群外,传奇影业(Legendary Pictures)前不久被万达集团(Wanda Group)的收购,与诸如腾讯影业,华谊兄弟等的本土投资方的加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论如何,每个人对于电影的鉴赏都有着自己的准则:视觉特效、电影剧情、拍摄手法,亦或是情怀。世界各地的粉丝仿佛参加某种仪式般,不约而同的穿着代表着自己阵营的T恤甚至是自己游戏角色的服装,在Blizzard Entertainment出现在荧幕上时热血澎湃的高吼著「为了部落」或「为了联盟」。也许你没有玩过「魔兽」,甚至没有听说过暴雪娱乐,但这部在各地引起现象级关注的电影值得你去看看,也许它就是你周围那些80后、90后朋友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