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周一(30日)在巴黎开幕。出席大会的195个国家代表在会议正式开始前一天就展开了谈判,法国外长暨COP21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尤其强调了会议纪律问题,即为了避免出现以往的混乱情况,保证大会可以如期在11日结束,必须在「第二周中期完成谈判文本草案」。东道主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现在面临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地球和生命本身已经受到威胁。他警告说,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他呼吁应签署有约束力的协议,减缓全球变暖。
各国表态:国情不同策略各异
在COP21开幕当天,共有184个国家向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UNFCCC)提交了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计划,覆蓋了全球超过95%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然而这仍不能令全球气温升高维持在2摄氏度内的目标。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等众多国家领导人都亲临气候大会并发表讲话。
会议期间,习近平与奥巴马举行了会面,奥巴马表示,两人已经达成共识,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中国和美国有责任采取行动,抑制气候变化。美国这次参加大会就是要展示解决问题的决心。习近平发出呼吁,中美应该构建新的合作模式,他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恐怖势力正在增长,气候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都在增加。气候协议必须要考虑到国情的不同。此外,每个国家应该有机会在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走自己的道路。
美联社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中国和美国的占比分别为约30%和16%。在去年的一份联合声明中,奥巴马承诺未来十年内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28%。而习近平宣布中国的目标是,至2030年或在这之前,中国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峰会开幕日表示,贫困国家有权使用碳能源来发展经济。作为交换,印度要求其他国家提供免费的技术以及大笔财政援助。有一些诱因可以促使印度参与合作,开展更广泛的排放遏制计划。一些研究表明,印度因海平面上升而迁徙的人口数量,将超过其他任何国家,而印度城市已经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地方之一,该国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和空气污染有一定关系。
协议谈判:50页草案阻力重重
法比尤斯为各位ADP谈判代表直接设下详细谈判时间表,指出如果想要COP21不超时闭幕,并达成巴黎协议,必须在第二周中期完成谈判文本草案。针对此前在COP会议中一些有争议的「暗箱操作」模式,法比尤斯亦承诺,所有的文本都将是同利益攸关方商榷的结果。
12月3日晚9点是本轮谈判的第一个节点,届时必须结束讨论,并在4日早晨8点,准时向各缔约方提交一个「完整并经过复审的草案协议和决定」在12月4-5日期间,各缔约方将在联络组中继续完善草案,并在5日前敲定草案,将草案如期呈交COP,保证在第二周部长级高层会议开谈时,一份完整的草案可以摆在各位部长面前。
上月的波恩气候会议通过了一份声明草案,这份文件是巴黎气候大会的讨论基础。多国领导人表达了对抗气候变化的决心之后,会议在周二进入谈判环节,就长约50页的协议草案进行讨论。波恩气候会议的主持人乔格拉夫(Ahmed Djoghlaf)承认,草案中还包含着许多相互矛盾的建议和未澄清的争议点。
安全威胁:反恐斗争蔓延至会场
两个星期前遭到了恐怖袭击的巴黎采取了严密的安保措施。参加会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发表讲话时向土耳其发出指责,认为其向ISIS购买石油。不过总统埃尔多安在周一晚间否认了这项指控,称土耳其进口的石油来自合法渠道。
美国总统奥巴马到巴黎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先前往11月中旬发生连环袭击事件,伤亡最惨重的巴塔克兰(Bataclan)音乐厅。
法国现在仍处于紧急状态。当地警方为这次会议封锁通往会议中心的道路,并在巴黎市内部署大量防暴警车及便利警员驻守。另外,不少关注气候暖化的示威者,不顾当局颁布的紧急状态令上街游行,警方表示,截至星期一早上已拘捕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