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报导,安倍晋三内阁与中国大陆、南韩的关系开始动摇,而日本大批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凸显安倍在外交上一直按捺的强硬色彩已渐渐显露。
日本媒体报导,安倍晋三内阁与中国大陆、南韩的关系开始动摇,而日本大批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凸显安倍在外交上一直按捺的强硬色彩已渐渐显露。
「朝日新闻」报导,23日安倍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批评大陆海监船入侵「领海」指出,「如果被对方认为或许可以登岛的话,结果对方就会登岛,因此一定要采取断然的措施因应」。
报导说,10日台湾与日本签署有关钓鱼台海域渔业协定,至今安倍内阁的说法是「为了维持渔业秩序」,他23日则表示,「也有考量到因台湾表明不与中国联手的立场」。
报导指出,安倍的强硬色彩原本要按捺到今年夏天的参议院选举,但现在开始显露,主要是对于大陆、南韩怀有不信感。
安倍为了避免影响到外交,没打算参拜靖国神社,只奉纳供品「真贤木」,未料南韩对他此举以及副首相麻生太郎参拜靖国神社仍反弹,延后日韩外相会谈。安倍周边人士表示,「不论怎么做,对方都有话说」。
有关参拜靖国神社,麻生23日表示,「海外的反应是海外的反应」、「不影响外交」。23日168位跨党派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其中132位是执政的自民党籍,创下1987年以来最多人数记录。
安倍去年底上台之后,走访东南亚国协、美国、蒙古,但与大陆、南韩之间的交流没进展。他表示,「对话的大门永远敞开,是否见(对方领导人),不应成为外交交涉的工具,日本又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