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对于2013 年仇恨冰融的美伊两国来说,11月格外有意义,因为1979年11月4日,伊朗爆发人质危机,今年届满34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占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隔年1980年四月,美伊两国就此断交,当年九月爆发两伊战争,这场人质危机,也导致1980年底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连任失败,而在隔年1981年1月20日,新任总统雷根就职典礼后几分钟,所有人质都被释放并且交给美国。
历史上的今天,对于2013 年仇恨冰融的美伊两国来说,11月格外有意义,因为1979年11月4日,伊朗爆发人质危机,今年届满34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占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隔年1980年四月,美伊两国就此断交,当年九月爆发两伊战争,这场人质危机,也导致1980年底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连任失败,而在隔年1981年1月20日,新任总统雷根就职典礼后几分钟,所有人质都被释放并且交给美国。
今年九月,伊朗新任总统罗哈尼,也和奥巴马通电话,是断交34年来首度破冰,而11月7日起,伊朗与世界六个强国于日内瓦举行核谈判,在使馆人质事件34周年前夕,伊朗最高领袖对强硬派发出警言,表示谈判并不代表妥协,力挺罗哈尼与西方国家的谈判,不过,在人质危机以及断交的历史纠结下,会谈能否有所突破,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仍然充满极大的变数。
站在群众面前,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向强硬派喊话。伊朗宗教领袖哈米尼:「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我们的谈判,是一种妥协,这是错误的,这些都为了我们自己的孩子,伊斯兰革命的后代。」
谈判不等于妥协,力挺现任总统罗哈尼,就核问题跟国际强权谈判,但是,不看好有结果,更不看好美国有善意。伊朗宗教领袖哈米尼:「我们不应该相信微笑的敌人,美国人一边微笑表现出愿意谈判,另一边立刻又说,所有选项都在桌子上了。」
对美国的不信任,这栋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可以见证,招牌留下被凿过的痕迹,现在是民兵组织的基地,使馆外墙涂鸦,反美符号(美国国旗中间画著撕裂),纽约女神的脸换成骷颅头。
1979年伊朗正值伊斯兰革命时,被推翻的巴勒维国王,却得到美国的庇护,原本包围在美国大使馆外的学生,于是翻墙进入,美伊关系从这里开始撕裂,1979年11月4日,大批学生翻墙冲入使馆,攻入大使馆的学生其中一位是他,现年57岁的阿布迪,第一批冲进大使馆的大学生。
伊朗人质事件当事人阿布迪:「当时学生们成立了一个,包括5人的主委会,下面还没有几个执委会,我是其中一个委员会的学生负责人。」
他们冲入使馆后发现,里头有间用强化玻璃搭建的秘密会议室,和砖墙中间隔有空隙防止被窃听,但是却另外有一间专门窃听。央视记者:「这里先要测试体重,然后呢,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密码设置,密码要相合,另外呢还有一个,这个是扫描虹膜,那么只有这三者,密码、虹膜,还有这个体重,都相合了之后,才能打开这道门。」
就在这,美国中情局监听所有伊朗官员的电话,因此在人质事件发生当下,里面的官员才得火速销毁秘密文件,就算绞碎成粉末也要恢复秘密文件,动用所有的学生帮忙拼接,这个记忆,伊朗人民刻骨铭心,到现在都还称这个使馆叫「间谍的老巢」。
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押当人质,电影演的是最后六人成功脱逃,剧情却让伊朗人的仇美情绪更沸腾。伊朗人质事件当事人阿布迪:「他们把片子寄来征求我的意见,事实是这部电影假装要还原历史,但他们其实仍是在试图丑化伊朗人和伊斯兰革命。」
人质事件,美伊断交,哈塔尼是第一个主张与西方对话的伊朗总统,美国发生911事件,还表达了对美国的同情,但是,小布希一上任,国情咨文就点名伊朗是支援恐怖份子的邪恶轴心国,等于是赏了伊朗一巴掌,伊朗接着研发核燃料,美伊两国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战争边缘,直到人质事件后第34年。
美国总统奥巴马:「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解决伊朗核问题,那将是改变双方关系的重要一步。」
伊朗总统罗哈尼:「伊朗寻求以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为基础,同其他国家建设性接触,在相同的框架内,伊朗不谋求激化与美国的紧张关系。」
美国期待伊朗在核问题上实质让步,伊朗在等待美国真正改变,美伊两国中间像缝了拉链, 11月7日伊朗与六强在日内瓦的会谈,仍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