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以十万的新加坡群众25日自发走上街头,他们身穿黑衣,顶着烈日、撑起雨伞,人潮不自觉的「占领」了马路,高峯期要苦候八小时,为的是要进入国会大楼,向建国总理李光耀的遗体鞠躬道别。他们异口同声道,没有李光耀,就没有今日新加坡。人群日以继夜的前赴致祭,国会原定朝十晚八开放,下午宣布24小时接受公众吊唁。
李光耀的灵柩25日早上由总理官邸移送往国会,一连四天让公众吊唁。早上约9时50分,灵柩以军用拖曳炮架运往,由总统府斯里淡马锡总理官邸,沿乌节路等地,运送往国会大楼。灵车到达国会一刻,群众拍手以国语高呼「李光耀」、「李光耀」,有市民高呼「Thank You」。
灵堂正中央放置了盖上新加坡国旗的灵柩。棺木前摆放了一张李光耀合掌托腮沉思的黑白遗照,及一盆以李光耀命名的黄色胡姬花──李光耀蜻蜓万代兰。
公众约10时可进入国会,这时候,人群从四面八方涌至。不消半小时,人群已围住国会旁、绕过Cavenagh Bridge、包围了新加坡河畔,涌至对岸的商业区。几乎找不到龙尾的人潮,万众一心的意志,创造了新加坡建国以来,最多人自发上街的一天。
「Where’s the queue?」现场每一个新加坡人,都想知道哪里是龙尾。记者沿着人群追寻,越过河畔、穿过商厦群,来到Circular Road酒吧区,步行了20分钟,终于见到龙尾,但人流以每秒钟五人的速度不断后移,保守估计,两小时内已有3万人在街口轮候。
人们平均要等候八小时才能入场,当局下午简化程序,不让市民在灵前停下鞠躬,加快疏导人潮。接近5时,当局决定将国会的公祭24小时开放。下班时间,市民买了快餐,边吃边等。人群有序步入灵堂,有市民合十祝祷,有政要走到棺木前,向李光耀行三鞠躬礼。五位持剑守灵的军官,低头守护岗位,每隔一段时间,提剑致意。
少女Rain与April早上6时已到场,Rain说近日阅读《李光耀传》,了解到他对新加坡发展的贡献,认为他也是时候好好休息。对李光耀打压异己,限制言论自由,April认为只要为国家带来良好的发展,其他的事并不重要。
歌手孙燕姿也有偕同丈夫及两岁儿子到来,她在微博留言说:「今天早晨我们失去了一个巨人…」据称她因此取消了原定25日在内地举行的演唱会。
很多前来吊唁的新加坡人都强调,是李光耀一手改造新加坡,令他们由一无所有变成强国,所以无论要等多久,也要前来送别。由于致祭者众多,原定每天10小时的道别时限,延长至24小时通宵开放,直至3月28日周六晚上8时止,地铁亦会通宵行驶。截至25日晚上11时半,仍有近万人排队。